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帆 济南报道
今天上午,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审查、批准《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纲要》,济南将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在保护母亲河、打造幸福河伟大事业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打造黄河生态风貌带,建成济南东站至济阳有轨电车项目
济南举全市之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开发建设,打造改革先行区、自主创新区、开放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努力建设成为黄河流域改革开放重要战略支点、国家重要自主创新策源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黄河独特自然生态环境,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打造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黄河湿地公园、中央公园、徒骇河郊野公园,连接千佛山、天下第一泉、古城(明府城)、小清河等标志节点,构建最具泉城特色的景观主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科学确定开发建设时序,重点打造大桥、崔寨、桑梓店、孙耿太平、临空等片区,“十四五”时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新增建成区和生态功能区面积60平方公里。
加密过河通道,建成凤凰大桥、齐鲁大桥、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济泺路穿黄隧道及北延工程、黄岗路隧道和航天大道隧道,促进黄河两岸交通布局优化、衔接成网。建成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和济南东站至济阳有轨电车项目,增加跨河普通公交线路。实施国道104、220、308、309线改扩建,全面构建起步区主次道路框架。重点抓好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省实验中学鹤华校区、山大二院北院区、黄河体育中心、公共文化馆群等项目建设。
打造“智慧生态黄河”,确保支流水质逐步恢复到IV类及以上
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加快推进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防洪减灾应急管理能力,全方位保证黄河长久安澜。实施槐荫北店子老闸等引黄涵闸除险加固工程,推进河道水闸控制自动化改造,全面消除水闸险情及安全隐患。保护整治黄河岸线,建立更加完善的岸线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迁建,依法合理充分利用滩区土地资源,逐步调整滩区范围内基本农田。加强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支流防洪安全设施建设,联防联控突发性洪水。
提高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汇聚、挖掘和综合应用能力,建设黄河大数据中心,实施生态黄河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平台城市示范项目,搭建空天地大数据采集汇聚处理、共享应用服务系统,打造“智慧生态黄河”。完善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机动抢险能力。
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行动,建设黄河干支流水环境自动监测网和水生生物监测实验室,确保支流水质逐步恢复到IV类及以上,净化黄河“毛细血管”。强化生态用水保障,开展济西、雪野湖、玫瑰湖、白云湖等湿地公园保护提升行动,打造西起玫瑰湖、东至白云湖的湿地群落,增强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
基本建成节水典范城市,确保泉水长年喷涌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到2025年基本建成节水典范城市,分行业用水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优化配置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等各类水资源,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储备和调配能力,加快形成覆盖全域的大水网,到2025年新增水源调蓄能力2.5亿立方米。
强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达到40%以上。严格控制自备井,加强地表水超载区、地下水超载区、泉域保护区等差别化管控,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确保泉水长年喷涌。
“十四五”时期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用水效率,建设节水技术研究中心和节水产业园,实施重点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实施生活节水器具提升行动,加快城乡供用水系统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节水型公共机构覆盖率达到70%。实施节水降损工程,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内。
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快速通达,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
根据《纲要》,济南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强化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加快实现城际1小时、省内2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快速通达。加快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推动章丘区与淄博周村区、滨州邹平市建设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强与省内城市对接交流,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
建立与沿黄城市战略合作机制,共建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黄河科创走廊、黄河历史文化走廊和黄河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带。加快建成济郑高铁,规划建设济南至郑州高速公路,推动构建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一字型”东西向大通道。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人才培育等领域的合作,共建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推动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等融合创新发展,共同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责任编辑:李玮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