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处在巍巍泰山脚下,滔滔汶水之滨,是泰安市两个市辖区之一,面积917.2平方公里,辖9个镇2个街道,人口67万。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唯旗是夺,按照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部署,岱岳区统一工业“一业定乾坤”的坚定认识,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推进,点燃工业新“引擎”,集聚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进程。
锚定目标,“3+N”产业体系引领工业大发展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根据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倍增”要求,岱岳区确定了“到‘十四五’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300家或者营业收入超过900亿元”的奋斗目标。围绕目标,岱岳区紧扣全市“441X”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新材料、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3条主导产业链,现代物流、新型建材、食品工业3条优势产业链。
新材料产业链,按照“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位一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推进玻璃纤维、碳纤维南北两大板块建设。精细化工产业链,确定发展方向为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学,重点围绕西尼尔、汉威集团、联合农药,打造产业集群;发挥岱岳化工园区平台优势,吸引更多高端化工项目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重点加快政法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政法数据存储运营中心。现代物流产业链,重点抓好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项目,力争三季度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快递共配物流产业园、现代智慧仓储物流产业园等项目进展。新型建材产业链,以泰山石膏和中联水泥为龙头,做好现有产品的提档升级和新产品的创新开发。食品工业产业链,重点依托益海嘉里、锁鲜食品等骨干企业,引进预制食品加工、中央厨房类高端食品、宠物食品等企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强化支撑,“四位一体”平台助推工业快崛起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岱岳区通过搭建技术、资金、物理空间和招商引资“四位一体”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平台,统筹配置各类资源,推动项目进程。随着一张张“清单”绘出产业图谱,一个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一幅幅前景美好的“规划图”正在变成可见可喜的“生产图”。
强化技术支撑。开展“百名专家岱岳行”,围绕产业链、技术研发、产品量产,通过“跑、找、请”等措施,着力引进一批可工业化生产的科研成果。目前,已经邀请28名专家学者前来为企业“把脉、问诊、开方”,引进3个中科院研究团队,3个科研项目实现了直接落户。
强化资金支撑。拧紧“银行、基金、债券”三股绳,决不让好企业、好项目为钱发愁。逐链建立“主办银行”制度,经常组织银企签约活动,为45个工业项目提供了授信,目前到位53.6亿元;设立40亿元的泰岱中数产业股权基金,撬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上争取到各类政府专项债券9.27亿元,解决园区配套等资金难题,保障项目滚动建设。
强化物理空间支撑。聚力将180平方公里泰城西部产业经济带,打造成全市工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加快实施45个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年内完成送马路等20项工程。开展低效闲置用地整治,年内盘活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000亩以上。
强化招商支撑。实行“一把手项目工程”,成立区级招商中心和产业链招商小组,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今年已经组织了3次新型工业化建设集中签约活动,签约了35个项目、意向投资额182亿元。
夯实责任,“店小二”服务工业强保障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岱岳区夯实政府“店小二”责任,组建推进委员会,顶格配备力量,实行“链长+副链长+专班”推进机制,列出服务清单,及时跟进、及时研究、及时落实政策措施。
策划实施“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一人一企”驻点联系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3个区直部门单位包保20家重点企业,其余165家规上工业企业由各镇街、园区选派联络服务员驻点帮扶,明确联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面对面收集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困难问题,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信息通畅、双向联系服务机制。
倡导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从项目洽谈签约开始,为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提供“一对一”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截至5月底,岱岳区各产业链专班共梳理出水、电、汽、土地、能源指标等各类问题63个,目前已协调解决52个。其中,为解决国泰大成设备滞留上海问题,多次上海青浦区对接协调,办理了全省第一张重点物资通行证,一行19人、14辆大货车、1辆物资保障车,奔赴上海,来回5天、1600公里,点对点把设备抢运回来,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为项目顺利投产争取了主动。
千帆竞发,奋楫者先;百舸争流,勇进者胜。岱岳区委书记王长勇表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岱岳区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要求,全面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和工作力量,用实打实的产业规模和项目效益,坚决打赢新型工业化战役,全面开创“活力岱岳、秀美强区”建设新局面。
(来源:泰安市岱岳区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万莉、玄振亮)
责任编辑:王梦娇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