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晨在线—山东省综合资讯门户网站
热线:0531-88966572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产经 » 国内首创自然风干粮仓济南问世,每亩地可增收500元

国内首创自然风干粮仓济南问世,每亩地可增收500元

时间:2022-06-15  来源:新晨在线  作者:杨璐  浏览次数: 388 次

立体自然风干粮仓济南造,减损、增产效率佳。

时下,正值三夏,齐鲁大地上,一片忙碌的麦收景象。对于收麦而言,收获时间的把握很关键,收早了,麦粒成熟度不够,麦粒的水分太大,晾晒困难;收晚了,影响小麦产量,机器收获时麦粒田间洒落严重,造成损失、减产。近日,记者在济南平阴、泰安东平等地走访发现,一款被称为“自然风干粮仓”的晾晒神器,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小麦晾晒难题,而且能够有效减损降耗,让小麦增产、增收,每亩地综合效益可增收500元以上,颇具推广价值。

30亩小麦,一天时间20元电费即可完成晾晒

6月9日,天气晴好。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南栾湾村,小麦已经基本收割完毕,村旁的公路上晾晒着一堆一堆的小麦。晒麦人头戴草帽,在麦堆上来回走着,十分辛苦。如今,小麦收割全靠大型机械,入库之前的晾晒工作费时、耗力,成了种植大户最头疼的环节。

“收割现在倒是不愁了,联合收割机一趟过去就成了,但是愁晒,晒小麦只能靠人工,太费劲了,天气好时还行,就是人下点力气、受点累,万一晒麦时来场雨,盖都来不及,那是真的急人啊。”村民李先生介绍,他家今年种植了20多亩小麦,麦子收获后,晾晒麦子就成了未来几天的主要工作,既费时、又费力。

为晾晒小麦发愁的不在少数,每逢麦收时节,乡间道路,村舍近旁,所不缺的就是晾晒小麦的场景。因为在道路晾晒小麦引发的交通事故、纠纷也时有发生。

同样是晾晒小麦,该村一个名为“泉收家庭种植农场”的农业合作社里呈现出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场景。在大小约20平方米的空地上,只见一大一小两个立方体竖立左右,合作社负责人卢翠花介绍,这两个立方体就是他们今年刚刚引进的集粮食自然风干晾晒、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神器,学名叫“智能粮食立体晾晒自然风干仓”,他们习惯于称呼它为“自然风干粮仓”。

这个粮仓呈倒三角形,底部有钢架固定在地面,粮仓底部与地面留有50厘米左右的空间,粮仓内部中空,仓体被隔出20多层隔层,每层底部都有无数小孔,四周有多个三角形的通风口,仓体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硕大的风扇呼呼往里吹风。

“30亩地小麦,有一个风干仓就够用,一个人能完成晾晒,一天下来也就20元左右电费支出。”卢翠花介绍说,自然风干粮仓容量大,小的能容纳13吨小麦,大的容量达到17吨。使用成本也低,入仓、风干全部依靠机械完成,一个人完全就可以操作。

小麦立体晾晒,这是什么原理呢?自然风干粮仓的制造者,济南春秋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先生解释说:“这近似于立体车库,原理就是让小麦上‘楼’,分布在各自的隔层里,立体通风晾晒,同时利用重力和粮食湿胀干缩原理,粮食会逐层向下流动,再用动力系统不断将流动到底部的小麦‘吸’到顶层,这样循环往复,利用仓体自带的大功率风扇和自然风,加速风干过程。这就类似于在地上晾晒小麦时,人要不停地翻动粮食,同时架起大功率风扇猛吹,晾晒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减损增收神器,每亩地可增加综合收益500元

据了解,这款“自然风干粮仓”系济南春秋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承接的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的科技创新项目,从2019年开始,历经三年时间研制成功,产品研发过程中得到了济南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的具体指导和支持,经过多次修改、试验逐步完善。

“这个技术目前还属于国内首创,集粮食的自然风干晾晒、存储等功能于一体,只要粮食装入了风干仓,下雨天也不用担心发生霉变。”田先生说,他们已经申请并获批了多项国家专利授权,产品经过两年多季节的实际装仓试验,不仅适用于小麦,对于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等谷物均可使用,风干效果好、效率高,省时、省力。

目前,这款济南造“自然风干粮仓”已经正式投入生产,行销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宁夏、山西、安徽、内蒙古等地,深受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粮食收购站等喜爱。

“好东西不愁卖,我每天都要接到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咨询、订购电话。”田先生说,他们在筹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同时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和要求,进一步优化“自然风干粮仓”功能,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新设备刚问世就赢得消费者青睐,原因不难理解。相比传统的地面晾晒,“自然风干粮仓”晾晒效率高,占地小,还少了在马路上晾晒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比机器烘干,“自然风干粮仓”优势也是明显的。一来,成本低廉,不到3万元购买一台设备,就能满足30亩地粮食作物的自然风干、存储需要,该产品设计使用寿命10年以上,不论是从前期投入还是后期使用上,其成本之低都是烘干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二来,自然风干避免了烘干设备烘干不均匀、粮食颗粒爆裂等弊端,保证了粮食作为加工原材料的品质。

去年,世界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减损、降耗就是增产、增收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各地对粮食减损也越来越关注。俗谚云“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就是说小麦九成熟时收割产量最高,若是等到十成熟市收割,则很可能损失一成收成。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小麦在成熟末期,茎秆、叶片枯黄,籽粒停止灌浆但植株仍在呼吸,所需能量来源于籽粒中存储的物质,导致养分倒流,小麦籽粒减重。与此同时,十成熟时收割,也容易断头掉穗,籽粒抛洒,造成损失。

早收可以减损的常识,种地人比谁都明白,但在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大背景下,为了减轻后期的晾晒工作量,宁肯减产也要等到十成熟时收割。

“我们实地做过测算,如果解决了晾晒难题,小麦提前三四天收割,一亩地可以多收100斤小麦。”田先生算了一笔账,采用自然风干仓解决粮食晾晒问题,小麦提前收割也相当于给玉米种植增加了三四天的生长期,能够增加玉米的有效积温,让玉米每亩地产量增收100斤以上。这样一来,夏秋两季增收的粮食,按照目前市场价格,价值300元以上。人工成本节省上,按每亩地每季需要一个人工计算,可节省支出240元。综合起来,使用自然风干粮仓,每亩地每年可增加综合收益500元以上。

打通玉米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失,原本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耕作模式难以为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三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中,小麦、水稻已经可以机种、机收,基本实现全机械化。但玉米的全机械化种植却遭遇了“最后一公里”难题。

玉米种植在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械播种率达到80%,但是机械收获率较低,仍以摘穗为主。机械化为何会在收获环节卡壳?原因不在机械。目前,国内有足够的能力生产玉米收割机,且已有多款成熟机械批量生产,能够直接在大田直接通过机械摘穗脱粒。

制约玉米机械化收割的是玉米籽粒的风干问题。众所周知,玉米穗摘下时籽粒含水量较高,普遍在30%以上,农民摘穗之后通常还要晾晒一段时间才能脱粒。如果实施机械化收割,晾晒就成了难题。人工晾晒占地大、耗人工,而且受天气制约较大,不确定性高,如果遭遇连阴天,一天不晾晒就可能出现霉变。

“自然风干粮仓就是针对粮食作物的晾晒环节研发的,主要就是解决种植大户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谷物类粮食丰收后的晾晒难题,打通玉米全程机械化机收籽粒后的‘最后一公里’,加速玉米全程机械化进程。”田先生说,自然风干粮仓在解决粮食粒晾晒难题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粮食在收储环节的损失,真正体现了粮食减损、降耗就是增产、增收。(记者 杨璐

责任编辑:王梦娇

暂无留言

发表留言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