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临沂市统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上半年临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程凯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魏彦利 市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科科长
主持人
刘琳琳 沂蒙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八个第一方阵”和“六强六富六精”目标,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社会大局保持了安定祥和的局面。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552.9亿元,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6亿元,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52.2亿元,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3.1亿元,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6.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8.9:37.3:53.8。
一、农业生产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亿元、增长9.5%。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增长3.1%、5.6%、34.8%、9.2%和7.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7.4万亩、总产量403万吨,分别下降1%和增长4.3%;瓜果类播种面积14.8万亩、总产量56.3万吨,分别下降5.6%和2.7%。
二、工业、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2407.3亿元、增长35.1%,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业产值587.3亿元、增长35.9%,机械行业产值329.5亿元、增长38.4%,木业行业产值388.4亿元、增长27.9%,化工行业产值285.6亿元、增长23.6%,医药行业产值127.2亿元、增长30.3%,冶金行业产值445.6亿元、增长60.1%,建材行业产值181亿元、增长20.8%,纺织服装行业产值62.8亿元、增长23%。骨干企业拉动明显,产值过亿元企业451家,累计完成产值2076.4亿元,同比增长41.3%。产值过5亿元企业83家,完成产值1333.5亿元、增长41.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6.8亿元、增长29.9%,利润85.1亿元、增长6.6%。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9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8亿元、增长1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23.6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648.1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招商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5:37.1:61.4。全市工业投资增长6.2%,占全部投资的37.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3%,占工业投资的60.4%。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4.5%,占全部投资的71.7%。在建亿元以上项目934个、同比增长15.3%。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3.4亿元、增长22.3%,新开工面积921.6万平方米、增长9.2%。商品房销售面积710.1万平方米、增长24.2%,销售额572.8亿元、增长40.8%。
全市共引建招商引资项目634个,到位市外资金608.2亿元。
四、内外贸易、临沂商城
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96亿元、增长27.7%。从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093.1亿元、增长31.7%,乡村实现零售额402.9亿元、增长17.7%。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0.4亿元、增长24.8%,零售业零售额1198.1亿元、增长27.9%,住宿业零售额9.2亿元、增长33.3%,餐饮业零售额98.3亿元、增长30.4%。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34.2亿元、增长56.5%,其中出口总额544.2亿元、增长63.2%,进口总额90.1亿元、增长25.6%。新备案外资项目49家,实际使用外资6.9亿美元,同比增长279.6%。10家企业实现对外投资,实际对外投资2.8亿元、增长252 %。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95.8亿元,同比增长25.6%;举办各类会展活动72个,展位数3.7万个,展出总面积73.6万平方米。
临沂商城网络零售额158.4亿元,增长37.5%,市场采购出口35.3亿美元,增长136.2%。
五、财税、金融、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7.9亿元、增长20.9%,税收收入203.3亿元、增长30.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5.4%;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分别增长26.4%、17.2%和56.3%。税务部门收入合计483.1亿元、增长42.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5.1亿元、增长18.4%,各级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61.8亿元、增长20%,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1.3%。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852.6亿元,比年初增加708.3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930.1亿元,比年初增加120.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822.1亿元,比年初增加825.7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349.2亿元,比年初增加364.2亿元。
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83.7亿元、增长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5亿元、增长1.1%,人身险保费收入132.2亿元、增长6.3%。赔付支出49.2亿元、增长20.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31.1亿元、增长28.2%,人身险业务赔付18.1亿元、增长8.6%。
六、文化和体育事业
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馆藏纸质图书达70万余册,电子图书60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1000余种,办理读者卡15万余张;市博物馆馆藏文物70764件套,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文化馆已通过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一级馆验收;市美术馆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已建有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64个。
全市共派出1128人次参加山东省锦标赛,获得金牌46.5块。完成了第25届省运会21个大项、130名教练员、1123名运动员的注册工作,19名临沂籍运动员进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决赛。承办“革命老区心向党激情‘羽’动耀赛场”全国革命老区业余羽毛球邀请赛等省级以上赛事7项次,举办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350余项次、社区运动会25场,市级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分别达到44家、66家。兰山区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省、市级体育产业基地分别达到10个、22个。体育彩票销售7.81亿元,居全省第四名。
七、居民生活、就业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9元、增长10.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9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3元、增长15.2%。
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组织就业技能培训4.6万人次、创业培训1.4万人。
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0.67万人、77.89万人、111.8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5.26万人。
八、安全生产、生态环境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起,死亡22人,同比分别下降43.8%和12%。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3,同比恶化1.0%,PM2.5、PM10、SO2浓度同比分别改善5.9%、恶化3.4%、恶化8.3%。全市省控以上断面水环境指数5.53,同比改善4.8%。
答记者问
01
从刚才介绍情况看,您如何评价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
在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转正且高于全国全省基础上,上半年全市生产稳步扩张、项目扎实推进、市场活动显著增加,经济持续恢复、好于预期,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有5个特点:
一是主要指标高开稳走。在低基数效应、内生动力增强和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的综合作用下,主要经济指标“高开稳走”,多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明显好于全国全省及周边。上半年,全市实现GDP2552.9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13.5%、快于全国全省0.8和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6.7%,快于全国全省1.4和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列全省第2、第3和第5位,且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12.8%和15%,分别位列全省第4、第8和第3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个口袋”增势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9亿元、增长20.9%,地方级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5.4%、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9.9%和2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5%和15.2%。
三是新兴动能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3.8%,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3.8%、较年初提高3.8个百分点。新动能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四新”产业投资增长7.4%,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4.8%。随着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全市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5.6%。在外贸活动中,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出口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2%。
四是市场消费蓬勃发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19万户,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6.5万户、日均903户,彰显了经济发展活力。市场销售全面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38.1%,均居全省第2位。消费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80.9%和72.5%。
五是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就业稳,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组织就业技能培训4.6万人次、创业培训1.4万人。保障稳,各级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61.8亿元、增长20%,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达81.3%。兜底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5.3万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7.9万人。
02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请问我市工业保持较快发展的主要支撑有哪些?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财政税收的主渠道,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国2.6、全省2.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0.9%、居全省前列。主要支撑有5个方面:
一是行业普涨增长面广。37个工业行业中有35个产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95%,其中累计产值过50亿元的11个行业,实现产值增长35.7%。全市有25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超过7成。
二是优势产业活力迸发。传统优势产业经过转调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八大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增长35.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十优”产业涉及工业部分,完成产值增长35.3%。
三是骨干企业支撑较强。累计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达451家、完成产值增长41.3%,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27.2个百分点。其中有5家企业产值超过50亿元,22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
四是市场需求加速释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钢铁、化工等行业集中度和企业利润都有所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供不应求,利好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冶金、化工等产值大幅增长,合计拉动工业产值增速12个百分点。
五是工业发展后劲充足。上半年,全市共有876家新入库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72.1%,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有26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3%,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7.5%。新增企业和技改投资有力保障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乐天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