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丹阳
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过去一年,尽管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青岛市民间投资、民营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等多项指标仍然逆势上扬,展现出了强大的韧劲。然而,民间资本仍然面临“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等困境。
近日,青岛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畅通市场准入、重点支持领域、强化促进保障三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特别是在公开政府投资项目方面,强调按照“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
4条措施打破隐性门槛
投资需求是启动消费需求的基础条件,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相较于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却因面临种种困境,未能发挥出最大的拉动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受内部利润动机驱使和外部竞争压力,需要不断积累自有资金,保障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面临更难取得财政支持、融资难等问题。不仅如此,在市场准入方面,民间资本还会面临各种有形、无形的门槛,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等问题,以上种种,都是造成民间投资“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的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青岛市将大力清理针对民间资本准入的不合理限制,逐步消除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各类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资本进入国资垄断领域的附加条件。此次发布的《措施》,便围绕拓宽投资领域,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
在公开政府投资项目方面,强调按照“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除法定不公开外,常态化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在保护民企投资权益方面,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本联合、产业协同、模式创新等参与国企混改,提高盈利水平;在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提出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及时兑现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在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方面,强调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面向中小企业,鼓励国有大企业集团、大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民营和中小企业配套产品。
8条措施激发民企活力
在2021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山东所面临的极大问题被一一点出,其中便提到了我省“四新”经济比重偏低,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等问题,而这些,是必须攻克和突破的难题。
在最新发布的《措施》中,为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民营企业创意、创新、创造,也聚焦“四新”经济等8个重点领域,提出了8条具体的政策措施。
在“四新”经济领域,培育领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加速抢占5G等产业制高点;在能源环保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项目、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项目、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在文旅教育领域,支持发展直播、电竞等新业态,推动大型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大对民办教育机构支持力度;在汽车装备领域,提出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本地化配套,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加氢站等基础设置建设;在交通设施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机场服务、城市交通提供配套服务;在农业产业领域,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健全乡村产业链;在现代海洋领域,培育壮大涉海企业,鼓励涉海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对接、产能合作;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快布局精准医疗产业,促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系统发展。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善武表示,下一步,青岛将加强信息共享,有效释放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信息,引导民营企业规范参与“新经济”项目投资,解决好“往哪投”的问题。
5条措施协调投资难问题
“我们要给民间资本提供机会,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高善武说,青岛市既要培育顶天立地的大而强的大企业,也要关注培育那些铺天盖地的小而优的小企业,今天的大而强的企业,也是从小而优的企业成长起来的,我们应该有信心。而企业家的信心,正是来源于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措施》在降低用地用能成本、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健全融资促进体系、建立促进保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5条具体的措施,协调解决民间投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青岛市还将持续放宽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政府诚信建设力度,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解决好“不愿投不敢投”的问题。此外,在政策支持方面,还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投融资对接机制,发挥好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作用,加快设立项目基金,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支撑,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政策效应只有得到良好的发挥,才能切实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推动全市民间投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玮
暂无留言